電影【女兒的女兒】
秤秤自己的斤兩、過著該有的生活,或許是面對人生最穩妥的選擇。然而,當生命的巨浪洶湧而來,我們是否只能選擇安穩的作法?又或者,能否邁向一條無畏且充滿可能性的道路?
電影「女兒的女兒」,主角-金艾霞原本以為,她的晚年生活雖不算美好,但至少是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。
小女兒-祖兒執意與同性伴侶一同迎接人工生育的挑戰,儘管艾霞對他們的決定充滿不解,但她只能選擇默默支持,只祈願過程一切順遂。而她自己的生活呢?上上喜歡的課,偶爾投資股票,照顧失智的母親,心裡想著,只要保持這樣的步調,便能安然度過後半生。
但,一場意外讓這份計劃戛然而止。祖兒在異地離世,留下尚未迎來生命的胚胎;艾霞面對繁瑣的後事,還得陷入一連串的矛盾與遲疑:該繼續完成祖兒人工生育的心願嗎?

Emma,是艾霞年輕時未婚生下的大女兒。生活的艱難,讓當時的艾霞無法獨力撐起養育女兒的責任,只能在母親的安排下將Emma送養。這份虧欠深深埋藏在她心底,但她母親常說的「這是最好的安排」,成為艾霞日後心裡唯一的安慰。
而Emma呢?被拋棄的記憶成了她心中的一道傷痕,無論時間如何流逝,那份刺痛依舊鮮明。
命運是遺傳?還是能有選擇的自由?
「我不要害了那個孩子,也害了自己。」艾霞在與Emma的爭執中,脫口而出。
艾霞猶豫許久,考慮到自己的年邁與有限的能力,生下祖兒留下的胚胎,將會打破自己退休的生活規劃,所以她最終想選擇放棄胚胎。然而,Emma對此感到憤怒、無力,因為這讓她想起當年被母親拋棄的自己。
她的怒火不僅是為了說服當下的艾霞,更像是對年輕時懦弱徬徨的艾霞怒吼著。
互相牽扯的子女宮與田宅宮
子女宮,在斗數命盤中,是探討與子女關係最重要的宮位。裡面坐落的星曜象徵著與子女相處的信念與方式。如果是太陽、紫微、七殺等強勢星曜坐守,往往在加入了運限煞忌時,容易與孩子產生摩擦;若是天同、太陰、貪狼等星曜,則更像朋友般相處,缺少明顯的位階感。
宮位的內含價值觀,也可以透過「對宮」來探討其心裡的動機。
田宅宮位在子女宮的對面,可以用來探索對待子女的內心想法。例如太陽在子女宮、太陰在田宅宮,代表父母會以細膩關懷著想,但又會規定各種規則來塑造子女的生活;而同樣是太陰在田宅宮、天同在子女宮的組合,則更偏向透過生活享受,如美食與快樂來拉近親子距離。
「我們總是活成父母的樣子。」
這句話,道盡了我們身上,延續了原生家庭的價值觀。
而田宅宮與子女宮的交互關係,像是一場生命的遺傳與傳承,更是「我們活成父母樣子」的最好解釋。我們與父母的相處模式,無形中刻畫在我們的內心深處,繼而影響我們的下一代。
艾霞的母親,當年主導了Emma的送養,並堅信:「這是最好的安排」;而艾霞在面對祖兒人工生殖的決定時,一樣試圖主導、勸阻,兩人在女兒的角色上,都面對了同樣價值觀的母親。
只不過最後祖兒選擇了煞星的力量,走上自己的路。
在放手與承擔之間,母親的最後一場抉擇
返國前,艾霞依然在「安養晚年」與「勇敢付出」之間徘徊。臨行前,Emma終於鼓起勇氣問了艾霞,她當初為什麼要把她送養?
「因為我當時很慌張、不知所措,不知道是不是養的起你;而且,妳外婆一直說,這是最好的安排。我想,這應該真的是最好的安排。」
聽完了這句話後,Emma痛哭失聲,她終於得到了一個答案,安慰了那個長久以來感到「被遺棄」的自己。
一張隨機抽到的幸運牌卡——「賭一把!」成了艾霞最終的啟發;她得到好友的支持,也終於在電影的最後,成就了一位「女兒的女兒」。
親情的羈絆,總在撕扯中顯現出它的力量。
親情之間,每一次的爭執與妥協,都是在相互交換著那些、經過代代傳承而來的信念。
縱使我們在親情的相處中,傷痕纍纍,卻是我們在往後的日子裡,逐漸成長的養份;它會超越時空,在某一個時機裡,成為我們了解自己的最真實依靠。